小说庄静李重山全文在线赏析-庄静李重山全章节阅读

这样子统一的粮食庄静就好一起做了,不然两家的饭还要煮两锅饭也是真的难受。

天气炎热,又是在太阳底下暴晒着干活的,庄静下了大功夫给大家做了不少硬菜。

因为李重山现在不上山了,家里的肉早就吃完了,就算没吃完,夏季也留不了多久。

哪怕有地窖,温度确实比地面上低许多,也够阴凉,但是也比不上冰箱啊。

所以庄静舍得银子,每天必然会买些肉回来做菜。

连做了几天,不是被看到去买肉就是那饭菜的香味隔着老远都闻到。

庄母就私下找她说不要这么高调,大家伙都不是傻子,这样容易引起公愤的。

村里不少人对李家已经犯了红眼病了,李家的好日子都是被大家看在眼里的。

时间久了难免人都会产生不舒服的心里,大家都是一起在地里刨食的,就你家有钱。

知道差距是一回事,也阻挡不了内心的嫉妒啊。

听了庄母的话,庄静也知道自己最近有些放肆了,只想着给家里人补补身子,认为大家应该都去地里了,没人会知道。

倒是忘记了村里不少游手好闲的,还有一些还没能下地干活的孩子。

这往家里一说,或者跟周围的人传上一传,真的还怕人不知道吗?

虽然也厌恶这样的存在,但是庄静也没办法,她没那么大的本事带着大家一起发财致富啊。

总不能忽悠大家一起进山里找人参吧,就算她愿意带,人家还不愿意去呢。

庄柱生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,现在基本没有人敢去后山那里晃荡。

也不知道过段日子的开伐期到了,村里人会不会抗拒上山砍树。

想着突然间想到,她开春前让庄父把红薯给说出去,让村里人一块种了。

但凡相信的种了下去的,今年收成应该都不错的,至少吃饱是没有问题的了。

果然等到秋收的尾声,各家脸上的笑容都大了不少,对李重山和庄静又开始和颜悦色起来。

当然排除掉一些不信任,没有种下红薯的人家。

对比一下村里其他人家的收成,虽然跟去年没什么区别吧,但是别人家里有红薯,哪怕只有一亩,那收成也不是一般粮食可比拟的。

看到这样的情况,那些没有种植红薯的人家,心里都在后悔暗恨,这样的情绪一直到赋税那天达到顶峰。

去年因为没见过红薯这种东西,官府本来还不想收的,结果庄父硬说它也是粮食,这才塞给一份给上头。

估计是回去琢磨吃了红薯,今年官府的人来收粮,看见红薯不仅没有排斥,还喜欢得紧。

有些人大胆的提能不能多用一些红薯代替细粮,居然被同意了。

要知道在之前也有人提议想用多一些粗粮代替细粮的,都被官府的人给回绝了。

现在居然能用多一些的红薯代替细粮,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啊,意味着他们今年能多留一些细粮。

哪怕只能代替一些,不是全部,也是一件高兴的是啊,谁不知道细粮养人好吃又顶饱。

听话种了红薯的人家简直像平白捡了银子似的,高兴坏了。

没种红薯的人家听到这一消息,反而觉得天都要塌了。

看着别人欢欣雀跃的脸,就算想嫉妒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嫉妒,内心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。

这一下,李重山在村里人心中的地位就被拉高了不少,连前段时间有些埋怨庄静家吃肉的心态都放平了不少。

嘴上更是说着:“吃几块肉怎么了,人家自个花钱买的,又不是偷你家肉了,粮食这么重要的东西都拿出来了,几块肉都不让人家吃吗?”

那些没有种上红薯的人被这么一怼,也不知道要什么,只能顶着气得涨红的脸跑了。

庄静抽了一天去了趟娘家,方氏和庄天带着孩子回了外祖家还没回,听了庄母跟她说着外边的变化,都惊讶极了。

她没想到红薯还能这么厉害的啊,主要是庄静还没意识到粮食对于平常人家是有多么重要。

也是因为这件事,庄父和李重山在村长和族长那里都正式挂上了名号。

上回李重山建狍子场要买地的事,换做旁人都不一定能那么顺利。

也是村长突然想起红薯这个东西,庄父挂着李重山找到的名义,才让他给了李重山行了些方便。

后面在县衙,盘查户籍的时候,李重山有人帮忙是一方面,另外村长也在旁边出了不少力,这才能那么顺利。

现在看来,村长觉得自己年纪上去了,眼光倒是没有差到哪里去。

有了这件事的加持,原本有些看不上帮李重山看管狍子场的庄柱生的一些人,现在看见他都会对他有了几分笑脸。

这让他有些惊悚,现在他有些还怕面对外人,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社恐。

不过很快他就没有心思去管外人为什么突然对他的变化了,因为狍子要进入繁殖期,有两对狍子已经相互看对眼了。

就算不看对眼也没有别的狍子了,还有一只狍子估计还没成年呢,李重山把它单独的放一间狍舍里了。

现在就等着这两对狍子能成功的相上对方,完成繁殖任务。

庄柱生的工作就是每天观察它们的情况,并告诉李重山,他没有养过狍子,肯定要李重山出马才行。

993.jpg

秋收后,庄母就有时间时常跑来李家串门,一方面可以跟李母联络感情,另一方面庄静肚子大起来了,庄母也不太放心。

虽然地里没什么可忙的了,但是李重山还有狍子场要忙活啊,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,他也得每天去盯着。

在家的时间就少了,庄母想了想还是勤快些跑李家才行。

这天庄母和庄天一块来李家,庄天还拉着骡车。

今年的天气不错,酱油早就好了,第一批出去,就被抢光了。

还好庄天有先见之明,后来又追加酿了不少,当时方氏还劝着,难得庄天博了一回,赌了这么一次。

要不是庄静出的那三十两银子,庄天可能还没有这想法呢。

主要是饭馆的掌柜的,刚开始酿的时候就催了庄天一回。

不懂是从哪漏出去的消息,陆续也有不少别的饭馆酒楼的掌柜的找上庄天,这才让他有了想法。

因为刚开始酿的量只能说够供给他们常合作的饭馆,其他的就没有份了。

但是庄天不甘心啊,怎么能放弃这么好的赚钱的机会呢。

不是说庄天贪,只是有些时候,想想身上的压力,父母、妻儿还有庄静。

谁不想家里过上好日子呢,现在确实家里有了不少积蓄,人满足了基本的温饱就开始有更高的追求。

就像把庄安送去读书,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,一年的束脩就不是一个家庭能承担得起的。

庄安去了,以后庄晓也是要去读书的,不可能偏向哪一个儿子。

庄天和方氏都不算是很聪明的人,却能从庄母身上学到一些好的东西。

比如对待孩子要公平,哪怕庄晓不是儿子,是女儿,庄天和方氏都不会轻视,也会像庄父庄母爱护庄静一样爱护她。

“娘来了,大哥也来了?”庄静刚好在院子里弄从后院摘来的菜,就见庄母和庄天进来。

“大哥这是要又要去送货?”看到庄天拉着骡车,庄静以为他要拉这边的酱油去县里。

“不是,家里的货还没拉完呢,上边是给你们的粮食。”庄母也不管庄天,上去就帮庄静整理地上的菜。

“粮食不是早就给了?”庄静一脸疑惑,按照之前的约定,李家原先的三亩地给庄父庄母种,粮食分三成来。

赋税那天庄天就拉来了份额的粮食了,这突然哪来的粮食?

“这是另外给你们的,家里的够吃,剩下的给你们,也省得花银子去买粮了。”庄母当然不可能说这是特意拿来的。

也是李重山跟庄天去送货,顺便买了不少粮食回来,庄天可能看着心疼,回来跟庄母提了一嘴。

“这不是家里地也多了,来年种上,家里就不用花钱买粮食了。”庄静横了庄天一眼,知道肯定是他跟庄母说的。

也知道这些肯定不是像庄母说的是家里剩下来的粮食,站起身来走过去看了一眼,细粮比粗粮多了不知道多少。

其实今年收成结束后,庄父就特意过来说,李家的那三亩地明年就让他们自己种了。

就是看李重山弄了地来,三亩地种的粮食也是够一家人紧巴巴,这哪行。

他们本就有六亩地了,等庄晓再大些,上了户籍又能再得一亩,完全是够吃的。

所以多不多李家那三亩地都无所谓,本身也是当时为了庄静拿来种红薯的,现在人都嫁过来了,地也该还回来了。

“还要等来年,那这段日子你们吃什么?多的也没有给你们,就这些也能让你们少花些银子不是?”

庄母翻了个白眼,像是在说庄静不知道她的良苦用心,白白浪费她一番心意。

又得庄母一个白眼,庄静只觉得好笑,她当然知道庄母的心意啊,只是家里也不缺粮食,拿娘家的粮也是真的不好意思。

而且看着也不像庄母说的没多少,就庄静粗略一看都有两担粮食好嘛。

要知道一担就是一百斤啊,两百斤粮食一家三口都能吃好久了。

暗自叹了一口气,庄静也就没再说什么反驳的话了,不然庄母该伤心了。

“大哥,县里的营生如何了?”转头问了庄天别的问题,不再纠结粮食了。

庄母见她不再说了,心满意足的继续忙活手里的菜,不去管他们兄妹讨论事情。

“还不错,又接了几家的单子。”庄天忙着从车上卸粮食,顺便帮着搬到了仓库里,听到庄静问他这个,笑着答道。

“那就好,可别接太多的单子,不然家里的货供不上就麻烦了。”庄静也是突然想到这个问题。

她是知道酱油的生意火爆的,不然庄天不会脑子抽抽搞第二批。

当时方氏还跑过来让她帮着劝庄天,把她整得一愣一愣的,后面问了庄天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
“放心吧,就几家,我都算好了的。”庄天露出一个憨憨的笑容。

就怕庄天看到那么多单子,一时被金钱冲昏头脑,接个不停。

到时候供用不上,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哦。

她这异能能催生植物,黄豆可以给他弄出来,可不能帮他把酱油酿出来。


版权属于: 小林语录君-名人名言_励志语录_诗词大全_美文摘抄_名言警句_语录大全

发表评论
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