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静李重山婚恋文全文阅读-庄静李重山完结免费小说庄静李重山
每每出门都会碰上这么个神经病,庄静从开始的心里发毛到后来的生气,要不是李重山拦着,庄静都想上去打她一顿。
也不知道李重山做了什么,庄静生气后再出门就没见到四妮了。
开始她还以为这天是她出门早了人没来,后面几天出门都没见着人,才反应过来这是不来。
意识到这个,庄静瞬间松了一口气,没有了那个神经病天天盯着她,心情都变得美好了起来。
心情好了就有闲心去琢磨做些什么了,刚巧后院的枇杷树结果了,两颗小树结得还不少,可能是因为庄静用了异能的原因。
摘下来也吃不完,不摘留在树上也要浪费,庄静有些头疼的转身看了看四周。
规划好的自留地长势都很不错,那几株葡萄都要长藤了,庄静久没来看想不到长得还挺快。
改天要叫李重山做个葡萄架子,等藤长上去,夏天绝对是个乘凉的好地方。
可惜今年夏天肯定是没办法享受这种田园风光了,遗憾的叹了口气,脑子突然灵光一闪,可以做个枇杷果酱。
说干就干,庄静回了厨房,拿了一个大一点的篮子,还好树是小树,不然长好几年那种,庄静都要够不着上边的果子。
废了点时间把枇杷果摘完,远远看着树小果子没多少,谁知道摘下来也不少呢。
留了一些给庄母她们,在一旁的水缸把枇杷清洗干净,然后拿了个碗坐在堂屋檐下悠闲的剥皮去壳。
“静儿,中午要吃些什么?”庄静不着急做果酱,一个没注意就到了中午,李母正好出来询问她要吃什么。
“啊?娘想吃什么?”回过神的庄静手没停,看着李母走进,还举着枇杷问道:“新摘的黄圆果,娘来尝尝看啊。”
李重山和李母都把枇杷果叫做黄圆果,庄静也解释不了后世为什么称它为枇杷果,难道是因为长得像枇琶?
索性入乡随俗,他们叫黄圆果,庄静也就称它为黄圆果了。
“我们自家后院中的?这都熟了,我以为还要等等,这般小的书居然还能结这么大的果子。”李母从庄静手里接过她剥好的枇杷果。
确实挺大一个的,一点不像野生的那些,肉小核大。
李家后院种的倒是肉厚紧实的,甜度也刚刚好。
庄静见李母喜欢吃,笑眯眯的看着,深藏功与名。
“剥这些果肉是要做什么?”吃了几个,见庄静一直在剥枇杷果肉,李母就很好奇的问。
“这不是果子太多了,吃不完又浪费了,我就想着把它们做成果酱,这样好吃也能放得住。”
剥完手里的那几个,庄静拍了拍手上的果皮,起身去厨房洗手做午饭。
两人吃过午饭,李母也不回房,就跟着庄静一起坐下剥果皮。
有李母的帮助,枇杷果很快就剥好了,端着剥好的果肉回到厨房,没有用家里的铁锅煮果酱。
因为她突然想起来不知道是听谁说过,用铁制品熬果酱不好,庄静也不知道是真是假。
先不说对果酱好不好了,要是对铁制品不好,那真的是得不偿失。
要知道一个铁锅可不便宜,铁器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比较稀缺的吧,毕竟大量的铁都拿去打造兵器去了。
所以庄静没有抱侥幸心理用家里的铁锅煮果酱,而是找了一个大瓦罐,刚好塞得下果肉。
本来以为会塞不下,庄静还想着熬第二锅呢。
加了一些冰糖,家里的都是一些老冰糖,带有点焦黄的糖,不像后世那种雪白的糖块,吃起来也比较香甜。
回归乡野,吃的用的都是纯天然无添加的,简直不要太放心。
“这样就好了?不用再放些什么?”李母一直跟在庄静身边看她做事。
果酱什么的李母没听说过,好奇心难免就出来了。
她这个儿媳妇身上有不少手艺,做饭不说媲美大厨,却也差不到哪去。
关键是她年轻,脑子灵光,点子多,经常捣鼓一些没见过没吃过的美食出来,都快把她的胃口养叼了。
要让庄静知道李母在想什么,肯定不以为意,她这手艺才哪跟哪儿啊。
后世多少科技与狠活,那美食都是层出不穷的好嘛,也就庄静生的不是时候,倒霉的遇上了末世。
刚穿来的那段日子,吃了一段时间的杂粮饭和淡而无味的大白菜,竟然让庄静思念起了方便面。
本着珍惜粮食的理念,庄静也不会说不吃,只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。
“就这样熬上一个时辰,就差不多好了。”庄静话说得轻松,但是心里也挺发虚的。
她也是第一次做这个果酱的,要怎么说她知道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少,但是真的动手做过的没几个。
想想后世的成品半成品多如牛毛,她从进入社会后因为忙于工作,基本不会有太多时间去动手什么的。
常常想吃什么,网上一个外卖下单就可以了,哪里像现在一天天的只能靠动手打发时间了。
好在庄静动手能力不错,脑子的想法动手做出来虽然不能算是很完美吧,但也差不到哪去。
因为熬果酱有糖,庄静要在旁边不停的搅拌,防止粘糊。
李母见她忙活,提出要帮忙,被庄静拒绝了,又不是什么难事,她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。
把李母赶回房间,庄静搬了个小板凳坐在灶膛前,时不时搅动一下瓦罐。
一个时辰两个小时,庄静无聊的搅动着瓦罐,想念有手机的日子。
好在最终还是熬过去了,枇杷果酱也非常完美,把火熄了,庄静去找了两个小的罐子,等果酱温凉了就装罐密封起来。
没有冰箱也不知道能放多久,庄静就想着拿一罐子去给庄母,能吃多久吃多久吧。
日子难得轻松惬意起来,一晃眼就到了年中,如果不是庄天过来提醒,后日小庄晓周岁要一起去娘家吃饭,庄静都还没觉得时间过得这么快。
摸了摸自己已经有些微凸的小肚子,忍不住笑了笑。
人说一孕傻三年,这肚子都已经大起来了,还在这感叹时间过得快,明明就是自己日子过得太惬意了,没注意到时间。
想不到一下子庄晓就周岁了,天气炎热,庄静一个孕妇怕热,就让李重山去县里给买了周岁礼物。
到庄晓周岁那天,一家人除了在县里读书的李书景没能回来,都去了庄静娘家。
庄天他们不愿意大办,所以也就叫了庄静回来吃个饭罢了,难得的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庄安。
这小子读了几个月的书回来,人显得格外的有精神气,以往看着就像是个贪玩机灵的小猴子。
现在看着倒是有了一点李书景的影子,端着的那个小模样像模像样的。
不提是真的还是庄安特意装的,庄静笑着将他夸了一遍,可把他高兴坏了。
因为端着那个样子,笑得都不敢太大声,把小脸憋得都有些红。
看他那样,庄静和方氏对视了一眼,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。
尽管不大办,有些习俗还是要做的,庄父和庄天抱着小庄晓去祠堂敬拜祖宗,庄母在准备等会儿要用的东西,只有方氏在招待庄静她们了。
今天是庄家大房的主场,庄静作为出嫁女,又带着姑爷和婆母一起上门,自然是大房的贵客,方氏招待也是再正常不过了。
很快庄父他们回来了,庄母端来一个铜盆,里边放有水、米、葱还有一个苹果。
庄天抱着小庄晓,带着他用小手在水里划过,庄母在一旁说道:“聪明伶俐应有尽有,平平安安腰才万贯,生活富裕事事顺心。”
每划过一次,庄母就说一句祝词,看来跟洗三那不多一个道理。
庄静还没看过这个,坐在一旁认认真真的看着,生怕漏掉了哪一步。
接着庄母又拿出一个鸡蛋,隔着帕子在小庄晓头上滚了几下,说道:“滚灾滚灾,灾难滚开,健康平顺。”
方氏从屋里拿出了一套衣裳,看起来应该是新的,给小庄晓换上。
“换新衣,启新篇,人生如意。”
穿好衣裳,又给带上银镯子和原来李母送的长命锁,“长命百岁,一生平安。”
抱着小庄晓坐正中,庄母拿着一个小木梳,给他梳头,嘴里说着:“一梳智慧开,二梳财运来,三梳手儿巧,四梳人缘好,五梳身子好,六梳点状元,七梳八梳长命百岁。”
到这里已经五步了,庄静以为应该已经差不多了,谁知道接下来还有,真是惊得目瞪口呆。
堂屋门前不知道什么时候挂着一把葱,庄天抱着小庄晓从门下走过。
“青葱上头挂,才华横溢,青葱头上顶,聪明绝顶,青葱手中握,出类拔萃。”
一个葱还有那么多说法,庄静叹为观止,刚刚走过去的时候,她还想着头上过绿草这不是在骂人嘛。
看来是她知识浅薄了。
到这里就差不多了,庄父拿了小三坛酒,在上边贴上早就请族中的先生写好的封条。
这三坛分别是冠礼酒,要留到成人礼的时候才能启封。
状元酒,这个就不用说了,至于用不用得上,留个念想也好啊。
合登酒,成亲的时候用的,交杯酒就是用的这坛酒。
下面就是庄静熟知的节目了,抓周,地上铺了一张旧床单,上边放了许多东西。
放小庄晓在中间,让他自己喜欢哪个抓哪个。
许是年龄还小,小庄晓还不知道是要干什么,冷不丁被放下来,还懵了一下。
看了一眼众人,都是认识的亲人,他也就没哭闹。
“晓哥儿,过来这边,抓这个。”
“晓哥儿,来来来,还记得爹怎么教你的吗?”
“弟弟,抓这个!”
看小庄晓不动弹,旁边围观的众人都有些急了,纷纷上前对着他招呼,企图让他选择一个。
不过这么多人和声音,很大干扰了孩子的注意力,看看这个看看那个,以为是在逗他玩呢,笑得合不拢嘴的。
看到他这么乐呵,庄静也忍不住笑出声。
“笑什么呢?”看她在笑,李母偏头问她。
“这不是看晓哥儿那懵懂的样子,很可爱嘛。”不好说这些个大人这么努力的样子实在好笑,庄静就只能拿小庄晓当借口了。
最后还是庄安这个哥哥略胜一筹,等庄晓笑够之后,见到了就不见的哥哥,直接放弃了庄天和庄母,向庄安爬去。
小庄晓是能走路了的,但是这孩子懒,不愿意颤颤巍巍的迈着小短腿走路,宁愿爬着,速度可比走路快多了。
在庄安的示意下,小庄晓懵懂的拿起地上的一支毛笔递给他,庄安高兴的抱起小庄晓。
他虽然五岁了,抱一个一岁大胖墩弟弟还是很吃力的,方氏不得不小心的在后边护着两个孩子。
到这里就算是圆满了,下面就是等着吃饭了。
大人倒是还不怎么饿,小庄晓是饿得不行了,庄母从厨房里先端出一碗面。
这是特意给他做的长寿面,按理没个生辰都应该吃上一碗长寿面,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除了老人过整岁,不然大多数人都不怎么过生辰的。
所以难得的庄静第一次看到长寿面,上一年她还记着给庄安过生辰,今年因为庄安去开蒙不在家,就没得给他过。
看着小庄晓吃得喷香,庄静也饿了,她一个孕妇正是多吃的时候,好在厨房里的饭菜没一会儿也好了。
许久没跟庄父庄母坐一起吃饭了,两家人坐一起,就跟一大家似的,热热闹闹的,要不是外边氛围不对,都以为是过年呢。
吃饱喝足,小庄晓累得已经睁不开眼了,庄静看到这,坐了一会儿就说要回去了。
庄母也没多留,反正又不远,想吃饭什么时候不行,而且庄静吃饱了也是有点困的,出去走走消消食了回去刚好休息。
第136章 红薯后续
庄晓生辰没过多久就要进入秋收的阶段了,庄静望着郁郁葱葱的后院,心里开心得不行。
要不是为了不被当成异类,她早就用异能催熟这些作物了,哪还用等到现在。
现在还早,庄静让李重山等一段时间再收红薯,让它们再长两天。
这样李重山的时间就多了,他也没闲着,自家的地不用收,岳家的需要啊,他一把子力气,不去找点存在感怎么行。
有李重山的帮忙,庄父庄母简直不要太开心,毕竟多一个人多一份力,收得快一点休息的时间就早一些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