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选热门小说穿成农家小福宝,逃荒路上开挂了 李佳音免费阅读全文
佳音也没管理过温泉浴,但没吃过猪肉,总看过猪走路啊。
她想了想就拿出荷包里的小母马,冲着二伯晃了晃,“二伯,我的小马也要吃草,你记下来,让它付钱。”
李老二听得哭笑不得,抱了侄女亲了亲,脑子里却突然灵光一闪,眼睛亮的厉害。
他来不及放下侄女,就喊了李老三,“老三,老三,你快过来!”
李老三正帮忙烧火,赶紧上前,“二哥有事?”
“有,有!你去找几块木头,雕刻一些牌子出来,暂时不用什么花纹,就写简单的序号。比如哪座院子第多少号,或者散客第多少号。这样谁有额外花销,出示牌子记账,等离开时候一起结算。”
李老二越说越兴奋,“以后闲下来,把牌子后边最好再雕刻一些独特标记,方便辨认。”
李老三只是少言寡语,脑子却极聪明,也喜欢木工活儿,他立刻接了这差事,回村去喊了几个后生打下手就忙起来。
另一边陶红英带了妇人们煎炒烹炸,很快就有香味飘进了山谷。
客人们纷纷爬上岸,换衣衫准备吃饭了。
待得把所有套餐送进去,客人们吃的点头夸赞,李老二等人才觉得筋疲力竭。
午后,定了木屋和小院的客人回去午休了,散客们玩到日头西斜,也就离开了。
免不得又要一番手忙搅乱,甚至骡车都出动送客人了。
因为有些散客是雇了马车过来的,回去时候没有马车,总不能走路啊。
忙完这些,又给留宿的客人准备晚饭...
直到一切都忙完,也月上中天,留下人手在谷口守着后,李老二等人才算拖着疲惫的脚步回了村子。
而村长和大半村人都在李家院子等着呢,人人都想知道今日山谷的进项如何。
李老二喝了一碗水,才笑着宣布道,“今日收了粮食三百三十多斤,银钱收了六十多两。”
众人互相看看,都是有些懵,这实在是太出乎他们的预料了。
待得反应过来,所有人都是欢呼起来!
“这也太多了!一天就三百多斤粮食,够咱们全村吃三天了。”
“还有银子,六十多两,岂不是俩月就回本了!”
村长也是脸上笑开了花,挥着烟袋锅敲敲桌子,示意众人安静,“都小点声,传出去也不怕人家笑话咱们没见过市面。再说了,这只是收的,还没算本钱和大伙儿干活儿的工钱呢!”
李老二也是点头笑道,“本钱确实没扣下来,但利润最少也有四十两。同样,问题是一大堆,都要慢慢解决。”
村长干咳两声,喊着家仁拿了纸笔,“趁着大伙儿都在,生意也开张了。咱们今晚就立个章程!”
众人赶紧点头,往前凑了凑。
村长点了李老二,“我再说一遍,我死了或者老了那一日,咱们村里老二当村长,这事没人反对吧?”
“不反对,我们服老二,都听他的!”村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应道。
李老二能写会算,做过掌柜,行事也圆滑,如今更是挑起温泉谷的生意。
这桩桩件件可没人能替代他!
村长这才说道,“这几日我村里村外的转悠,把咱们村里的活计分了几大块,温泉谷,河滩地,两个山头,外加村里。咱们村里抱团,没人分什么山上地是谁家的,河滩地是谁家的,都在一起干活,好赖也都一起担着。
“但干活可不能糊涂着干,多干多得,少干少得,谁也别占便宜。以后,咱们村里把活计分出三六九等,比如红英和老二这样,扛事多的,挨累多的,就算一等工,拿工分也多。比如扫大街,看庄稼的轻巧活计,工分就少一些。”
有人忍不住问道,“大叔,那铲地除草多少工分,一个工分多少钱啊?”
“你着急什么,听我慢慢说啊。”村长瞪眼睛,镇压了心急的后生。
他又说道,“我就是要告诉大伙一声,有这么个事,具体什么活计多少工分,等闲下来,各家当家的跟我一起再研究,总不能让大伙吃亏就是了。”
李老二也是事先听村长说过几句的,这会儿也说道,“我跟村长的意思是,以后整个村子,温泉、山地、河滩地都算在内,进项的一半拿出来做工钱,一半拿出来,按照各家投入分红。
“比如,整个村子一年赚了一千两,那么五百两按照分红走,剩下五百两,正好全村人干活工分加一起是五万,那一个工分就是十文钱。你们家里孩子去看瓜地,三工分,那就是一天赚三十文。”
众人总算听懂了,都是重重点头,也都明白李家和叶公子在让利。
毕竟他们两家投的银子最多,若是大半进项拿出来分红,他们分到银子也会更多。
有人就问道,“村长,这事大伙占便宜了,要不要问问叶公子再决定?”
村长摆手,“先前我同叶公子说过了,他说不常在家,都是大伙在张罗村里村外,所以,大伙儿多拿一些,他才高兴。”
村人纷纷应道,“叶公子真是好人。”
“叶公子原本就是因为咱们没银子,又要护着咱们山谷不被抢走,才参合进来的。”
“咱们以后可别忘了叶公子的好,人家真是不求回报。”
“好了,”村长重新抢过话头,“以后天长日久呢,咱们有这份心就记着,总有帮到叶公子的时候。再说正事,咱们也安稳下来了,大伙儿以后不在一起吃饭了。
“村里粮食赶紧分一分,各家顾各家的嘴巴。想吃好一点儿,就多干活,多拿工分,自然日子就好。谁要是偷懒,不干活,只靠分红,那就喝西北风,也没人可怜!”
众人都是笑起来,“大叔可说错了,干活儿就有钱,谁不玩命的干活啊,怎么可能偷懒。”
佳音坐在李老太怀里啃着点心,欢快的踢蹬的小脚丫。
多劳多得,不劳不得,这样真是把全村人捆在一起,力气往一处使的好法子。
这时候的人没有前世那般特立独行,集体意识还是很强大的。大伙都勤快干活,有谁偷懒,那是要被口水淹死的。
所以,倒也不怕有人浑水摸鱼。
最重要是,村里有一个算一个,老老少少都是一起挣过命的,品行有保证!
众人高兴,多说了几句,直到二更才算散去。
第二日,李老二忙碌之余,把村里的存粮,连同昨日收下的三百斤,都算了出来。
村长按照村里人头,一点点分下去。家里壮劳力多的,就多分点粗粮,老人孩子多的就多给细粮。
总之没人计较,大伙儿都很谦让,一团和气。
待得粮食背到家,烟囱冒了烟儿,也就算了彻底把饭锅分开了。
李老四直接把赵叔等六个老爷子和张神医的那几份粮食,都背回了自家。
赵叔几个随后就追了过去,不肯再跟着李家吃饭了。
原本在清水村,他们的田地是给李家种的,所以跟着李家吃饭,李家受累,但秋日时候也有回报。
如今,村里按照工分拿工钱了,他们六个老家伙身上有残疾,干活肯定是最轻的,工分也是最少的。
还有山谷那边投入的银子,他们加一起才买了一股,过年时候怕是也没什么银子。
这般,再跟着李家吃穿,那就是占李家便宜了。
但李老太却请几人坐下,说的明白。
“几位老兄弟,这事是昨晚家里孩子们一起商量定的。咱们虽然不同姓,但我们落脚清水村的时候,你们可没少帮着我们,就是一路逃荒到这里,你们也是尽心尽力护着我们一家了。
“不能说,有好处的时候就冲上去,如今没有好处了,就让你们拖着断手断脚去挣命刨食了。做人没有这样不讲良心的!"
“是啊,赵叔,路上情况特殊,住在哪个山洞就在哪个山洞吃,算是分了几个月的饭锅,如今安稳了,你们还是赶紧回来吧。”李老三也是开口劝说。
李老四也道,“村长家婶子身体不好,隔壁刘家嫂子在山谷干活儿,怕是也顾不上,你们自己也不会做饭啊。”
就是家喜家安都嚷着,“赵爷爷,饭糊了不好吃!”
众人都是忍不住笑起来,老赵搓着手,有些犹豫。
倒是张神医一拍他肩膀,嚷道,“你们就别矫情了,李家仁义,你们碰到李家这是走运了。你们就好好接着吧,这也是李家行善积德,以后肯定有好报。”
这话可是说到李老太心里了,她搂着小孙女笑成了一朵花。
“行孝是大善事,老兄弟几个就让孩子们多积一些福德吧。”
老赵几个对视一眼,也就不再推辞了,但还是说道,“以后但凡村里发银子,发粮食啊,我们的工钱,年底的分红,都归到你们家。你们可不能不要,若是不要,我们也没脸在这里了。”
“好,就这么说定了。”李老太高兴的拍手,“晚上咱们吃顿团圆饭,再让孩子们去看看你们的院子,缺什么少什么,该添就添一些。咱们岁数大了,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年,只要活着就活的舒坦一些。”
至此,这事就算定了下来。
赵叔几个总觉得亏了李家,又跑去找村长拿主意,村长给他们吃定心丸。
“我私下偷偷算过,你们今年的工钱绝对够吃穿了,亏不到李家。也许过两年,山上果子能卖了,温泉进项稳定了,一年还能多多出一些呢。”
“那就好,那就好!”赵叔几个算是彻底放了心,晚上同李家聚一起吃饭,不但敢吃饱了,还喝了一碗酒,脸色红彤彤的回去大睡了。
山上的果树和河滩地那边,都不需要太费心,只要肯吃苦打理就行了。
村里最近的重中之重,还是温泉山谷。
随着名声传开,上门的客人越来越多了。
但李老二顶住了压力,依旧是每日除了定木屋和小院的客人,只放个三四十个散客进入,尽量避免人多生乱。
有客人乘兴而来,被堵在门口,自然不高兴啊。
他就给客人们放预定的木签子,登记在册,尽量让客人下次再来,顺利进门。
几日下去,这规矩立起来,慢慢就有散客,先过来拿签子。
而但凡进门的客人,根据定院子、木屋和散客也要分发三种木牌,木牌上雕刻着不同图案和序号。
点餐也好,茶水也罢,任何需要额外花费的时候,小伙计们都会拿出随身的小册子,用眉黛石记录。
结账时候,就做到了账目清晰,结算迅速。
陶红英彻底成了山谷后勤的大厨,山谷口也建了简易的三间草棚,挨着入门处的小木屋,倒也规整。
每日菜单,又添了不少新菜色,甚至也接受酒席和单独点菜了。
草棚后边有笼子养了鸡,有陶缸养了鱼,每早去小王庄买五花肉,骨棒,豆腐一类。
村里老人和妇人还会送来山上挖回的新鲜野菜,给客人们吃个新鲜。
陶红英手艺本来就好,客人们守着山花和温泉吃饭也是格外惬意,饭菜又免不得美味三分。
于是,半个月过去,碎金滩温泉山谷,同温泉和美景一并出名的,居然还有饭菜,这可是出乎众人的意料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